TransData Lab
交通数据实验室
课程资料

自我认知与现实——以青年婚恋为例

 二维码 45
作者:交通数据实验室



引言

每个人都了解自身条件,同时对另一半有一定的期许和要求。但我们对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和理想伴侣可获取性的了解还相对有限。本文主要结合青年婚恋观分析中国现状,使用各种大数据帮助大家认识真实的世界;也启发大家花费些许时间考察一下自身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

快手《2019小镇青年报告》显示,人品、性格及身体健康为小镇青年最看重的择偶标准。考虑性别差异时,如图1所示,男士更看重健康、颜值、兴趣爱好;女士更偏爱能力、家境、收入。小镇青年的理想结婚年龄为23~26岁,城市青年为27~30岁。该报告中小镇青年指年龄在18-35岁的三线及以下城区,县城、镇区、乡村及城乡结合部用户。每年,约2.3亿小镇青年活跃在快手平台,小镇青年在快手发布约28亿+视频。城市青年指年龄在18-35岁的一二线主城区用户。

快手.png

图1 青年的择偶标准与理想结婚年龄(快手)

     健康、兴趣爱好等因素难以量化。本文尝试从适龄男女数量、家境收入情况分析一下社会实际。

男女数量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末,我国拥有13.9538亿人,男女人口比例为51.13:48.87;城乡人口比例为59.58:40.42。整体来看,男士数量比女士多约3164人。

从婚恋的角度,还要考虑年龄结构、是否结婚等情况,不妨采用统计数据估算一下。图2展示了不同年龄段的男女比例。以适龄青年(20~35)为例,年龄处于20-24、25-29、30-34下的男女比例分别为112.89、105.39、101.05(女=100)。年鉴显示,在该年龄段,男士数量比女士多865万人。考虑婚姻情况,男士未婚比例约为21.48%,女士未婚比例约为14.77%。加权之后,未婚男士数量比女士多约1196万人。各地区情况可根据表1加权计算(由年鉴数据估算所得)。

2.png

图2 各年龄段下的男女性别比(女=100)

表1 各地区男女未婚比例

地区

男士

女士

北   京

21.51%

20.09%

天   津

20.45%

16.75%

河   北

16.32%

    13.20%

山   西

22.28%

14.88%

内蒙古

19.02%

12.43%

辽   宁

17.89%

14.04%

吉   林

16.12%

11.34%

黑龙江

17.18%

12.38%

上   海

18.58%

15.05%

江   苏

16.86%

13.48%

浙   江

18.57%

12.52%

安   徽

22.97%

12.90%

福   建

20.84%

12.04%

江   西

22.73%

15.97%

山   东

15.78%

10.80%

河   南

21.18%

14.70%

湖   北

25.57%

16.29%

湖   南

21.82%

13.54%

广   东

28.53%

20.04%

广   西

27.63%

17.23%

海   南

29.96%

26.35%

重   庆

20.85%

14.16%

四   川

20.41%

14.38%

贵   州

25.45%

16.89%

云   南

26.32%

15.16%

西   藏

32.04%

25.09%

陕   西

24.16%

17.63%

甘   肃

24.37%

15.50%

青   海

23.24%

15.75%

宁   夏

21.59%

21.11%

新   疆

23.39%

15.60%

与全国整体情况相比,每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基数等不同,又可能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以表2的安徽省为例,三个青年时期年龄段中,只有20-24区间内男士数量多于女士。该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9》。各省市的统计年鉴一般可在当地统计局官网获取到。

表2 安徽省男女数量抽样调查数据

   

人口数   (人)

占总人口比重   %

性别比

   

   

(女=100

   

642304

323721

318583

100

50.4

49.6

101.61

0—4

38585

20605

17979

6.01

3.21

2.8

114.61

5—9

42390

23007

19383

6.6

3.58

3.02

118.7

10—14

40099

21765

18334

6.24

3.39

2.85

118.71

15—19

33341

17946

15396

5.19

2.79

2.4

116.56

20—24

34083

17735

16348

5.31

2.76

2.55

108.49

25—29

45604

22105

23500

7.1

3.44

3.66

94.06

30—34

40112

19124

20988

6.24

2.98

3.27

91.12

35—39

38652

18803

19849

6.02

2.93

3.09

94.73

40—44

45624

22778

22846

7.1

3.55

3.56

99.7

45—49

64872

32034

32838

10.1

4.99

5.11

97.55

50—54

64471

31760

32711

10.04

4.94

5.09

97.09

55—59

36672

18308

18365

5.71

2.85

2.86

99.69

60—64

34492

17526

16966

5.37

2.73

2.64

103.3

65+

83307

40629

42678

12.97

6.33

6.64

95.2

家境及收入情况

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发表的《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家庭的户均资产规模161.7万元,户均可投资资产规模55.7万元;家庭总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比高达77.7%,金融资产配置仅占11.8%。请注意,该报告分析的是调研收入中位数(67817元)以上的家庭数据,且为城市家庭。整体来看,该报告分析案例为我国“精英”家庭,绝大多数居民的家庭情况要低于该报告的结果。

图3显示,户主年龄在23-30岁的家庭,年收入为23.8万元。此数据可作为婚后青年的较为理想的家庭收入。而其父辈(年龄在51-65岁)的家庭的收入约为18.2元,减掉支出,年净收入为7.9万元。

3.png

图3 不同户主年龄下的家庭年收入和消费

4.png

图4 不同户主年龄下的家庭总资产和可投资资产

图4展示的是不同户主年龄下的家庭总资产和可投资资产情况。对此调研的“精英”家庭而言,解决子女的彩礼(或嫁妆)、房子和车子的首付之后,房产之外仍有一定的可投资资产。若两个家庭相互帮衬,情况会更好一些。

2018年央行发布的一个报告数据显示,国内银行存款金额超过50万的家庭不到600万户,存款超过50万的人数占储户总人数比例仅为0.4%。从客观上来讲,如果你存款超过50万的话,就已经是人群中的“精英”了。当然,一些家庭可能会有其他理财方式,但对普通家庭而言,此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析完相对精英的群体,我们再对比一下全国平均水平。《中国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28元,月收入不足2400元;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月消费1654元。腾讯理财通《2019国人工资报告》显示,调研人口中工作10年月薪超过1万元的比例仅为22.44%。即便在下图所示的一线城市,月入过万的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家在对另一半薪资水平方面的要求还应相对理性一些。

图5 我国一线代表城市的月入过万人员比例

总结

本文仅以获取的各项官方数据分析青年婚恋的一些基本社会事实。欢迎大家树立数据思维,基于社会事实进行自我认知与定位,分析真实生活!

文末图片.png